top of page
IMG_20171219_084248.jpg

梅語天 May's Day

作者:  古一梅 May Ku (May Be Happy) 

​作品集薈


Welcome to May Ku's Literary Arts Portfolio

Home: Welcome

A Bit About
May's Day  梅語天

​一些筆痕, 渲點平生

正職師奶,副業遊玩,流連紅塵,樂而忘返。

webwxgetmsgimg_edited.jpg
Home: Bio

免疫餘香

原創新詩| <<免疫餘香>>
-    May Ku

尚存的人,
封鎖捻長了他們的時光,
無處安放的心緒,
踉踉蹌蹌。

玫瑰猶然盛放,
她的開闔只隨季節流浪,
這次輪迴免疫,
坦然的嬌艷多高昂,
貪婪地吸引著迷目星眸,
消磨慵懶的辰光。

尚存的人,
戀著紅塵、 綣著餘香,
才不負那些毒蝕了明天的生靈,
過早擁擠了天堂。


(06/10/2021 in Sydney)

Rose_餘香.jpg

【原創新詩】

免疫餘香

By : May Ku

Lily_餘香.jpg

【原創新詩】

免疫餘香

By : May Ku

Home: Work

 A Fairy-Tale in Covid 19


By : May May


Today I still soak in the episodes of a tiny fairy-tale

Over the sky, a special feeling had linked a boy and a girl

Narratively they had a brief sweet moment and split

Year by year, the story is read with tear and smile


May fate turn back the clock

Altered ending might tell in a distinct storybook

You understood


(29 June 2020 in Sydney)

Picture of Fairy-tale.jpg

【原創新詩】

 A Fairy-Tale in Covid 19

By : May May

Fairy-tale2_edited.jpg

【原創新詩】

 A Fairy-Tale in Covid 19

By : May May

Home: Work

【原創新詩】<<恆海流沙 – 看舊照>>

作者: May Ku


去看海,

浪濤低吟著古往今來,

哪一叠浪會帶回我的前塵情懷。


聽一聽,

總有一節的繫拍別俱嚀叮,

預示我獨有生命的翻騰和謐靜。


灘上的沙,

是上世的靈魂,

相認吧,

哪粒是我, 哪顆是她。

webwxgetmsgimg (1).jpg

【原創新詩】<<恆海流沙 – 看舊照>>
作者: May Ku

Beach.jpg

【原創新詩】<<恆海流沙 – 看舊照>>
作者: May Ku

Home: Work

【原創新詩】《蒼梧謠》

作者: May Ku


滴!
婆娑粉雨潤前庭,
聲聲喃,
盛暑泌秋清。

Raining2_edited.jpg

【原創新詩】《蒼梧謠》

作者: May Ku

Plant.jpg

【原創新詩】《蒼梧謠》

作者: May Ku

Home: Work

​遊記

【原創遊記】 《午睡不醒的老墟--印尼雅加達市場》

作者:May Ku

 誰的畫筆著重彩,把濃烈相衝的色彩潑在這舊墟上,太濃稠,眼睛都累了,想閉著休息會兒。


空氣也是濃稠、悶熱的,蒸出水來,這個墟流汗不止。陽光被汗水濕漉暈化了,不太明也不太媚,溫度卻不含糊,高。


墟上的人也流汗不止,焗天然大桑拿。一陣膩風吹來,昏昏沉睡,最好一睡千年。


這午覺真的一睡千年,貫穿城池的河溝仍是垃圾淤塞、異味飄揚,石板街上的污垢是前塵復後塵,角落總有穿孔、沾了污跡的膠袋或包了不明内容的袋子。店面和攤位的年代難以考究,但一定是舊的。貨式看了多遍,還是買不下手。經營方式無出其人,網絡支付不戰自潰。舊不用刻意''懷",已置身其中,但"懷"此舊和格調不擦肩。 琳琳種種的食品誘不起食慾,睡慾卻彌漫。


我也快要睡著了,但我拒絕睡。我要走了,明天就離開這老墟。


PS. 此行不及我祖輩生活過的位於印尼版圖西北角的孤島,沙橫離椰城隔着太平洋,去那兒要乘飛機倒輪船。千年的午睡中,科技、交通已日新月異,但要去伶仃島還是諸多波折,想想當年出洋是何等巔簸。

webwxgetmsgimg (2).jpg

【原創遊記】 《午睡不醒的老墟--印尼雅加達市場》

​​作者: May Ku

webwxgetmsgimg (3).jpg

【原創遊記】 《午睡不醒的老墟--印尼雅加達市場》

​​作者: May Ku

Home: Work

小說

【原創小說】《不小心的觸動》


作者: May Ku



高皓月和張展鵬是在電話裡分手的。愛情是和上帝同類的東西,憑感覺了解,筆墨、語言只能將其簡單理性化。感覺沒有了,愛情便已走了。愛情走得無聲,他們分開得有淚。


分開後的日子他們都頗狂亂,他每個周末都沈迷於尋歡作樂;她致力尋找新生活和戀情。偶而他們通通電話,間中也見面吃飯—是很偶然的偶然。客氣有禮,如初相識;兩方的態度都彷如刻著四個鐵字:不可復合。



這個秋天,皜月覺得是時候修正生命的軌跡了。她舌乾聲啞方勉強說服了家人,准許她搬到新界獨居。香港的秋天如生命裡的好時光,輕悄地降臨三數天,在你來不及細意欣賞的時候,便又飄蕩無蹤了。她從小就感到,每一季回來、翻著垃圾和打捲黃葉的秋風都給她帶來了某些訊息,來去匆匆恐怕便是其中一個吧。

在捉襟見肘的二十字頭的歲月裡,她想有一段好好地活出個自己的日子:她不是別人的女朋友、不是人家女兒、不是人家姐姐、更不是下屬、只是自己—活在一個沒有勝負、沒有世俗的標準、沒有責任義務的時空裡。

對於衣服鞋襪、飾物、手袋的數量和款式的追求,她自嘲與天下間最平凡庸俗的女人無異—一樣的貪得無厭。粗略收拾了一下,也有四大箱。倒是她對文學和音樂的喜愛,給了她自命不凡的機會。書籍和唱片加起來,大概又要三箱。她搖了搖頭。

一副撲克牌,因為她投籃技巧欠佳,在垃圾筒旁邊散開了。皜月用手把它們掃起來,卻在中間發現了張膠卡,仔細一看,竟是一張某大商業機構的工作證。

往事如鳥兒般飛落在她記憶的枝頭......


分手前四個月,他們仍如膠似漆。她為他煮飯熬湯。大部份時侯,她只不過想做她愛的人的好女朋友和好太太—好得如她蒸出來的魚,多一份嫌老、少一分嫌生。

飲吃男女,親吻是最香的菜,愛撫是最潤滑的甜品。天下的菜和甜品為此俱為失色。夜色闌珊,桌子上滿盤狼籍,魚的骨頭展示了牠最原始的鋒利;紫菜在油影斑駁的湯底輕輕地蕩、蕩、蕩,如從前在海底。他們也狼籍了,魚腥的吻,嘴角的紫菜,沙發上凌亂的衣物和撲克牌......

他的嘴穿過鐵閘,給她個長而”長”的吻,然後離去。

十五分鍾後,他來電:『我好像把工作證給丟了,能否幫我找找你家有沒有?』她肩夾著無線電話通屋子跑,甚至打開包垃圾的報紙看了一回。惟遍尋不獲。


她覺得是她的不是:『怎麼辦呢﹖失去了工作證,會否影響你的前途?』

他反倒安慰起她來,說:『不要緊,是我一時大意而已,早點睡吧。』

他剛過五關砍六將,進入了一家高級國際公司,任職見習經理,前途無可限量。這個小誤失為他的形象沾上了小瑕疵。然而,他絲毫沒有放在心上,他的心沒有空白的填充題,每一個答案都是她。


第二晚,他如常前來。她打開鐵閘,苜先看到一個精巧的小花藍:紫紅色的熱帶蘭,繫以淺紫的綢帶。他經常挖空心思為她做任何足以令她有少許驚喜的事情。

她雀躍如孩子,只是略著斧琢痕。她從來願意為他的好意投以最大的感謝,即使犧牲少許的誠實。

他取出一袋龍眼,剝開了一顆,放在嘴裡,去核,然後以舌頭送到正在煮菜的她的嘴裡。他從背後圍抱著她的腰,她的頭向後轉向他,一顆龍眼在兩人嘴裡來回傳送。

那一夜,他比預定的十一點遲走了十五分鐘。

十五分鐘後,他又來電話了:『真是禍不單行,我的表不見了。』

她心如刀割:『是那只佳時嗎﹖』那表才買兩周而矣,而且價值不菲。她又肩夾電話,屋子都幾乎蹋翻了,仍遍尋不獲。她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感覺,而且這災禍還是源自他們的過份幸福,上天對他們下的小小懲戒。想到這,便不自主地說:『都是我不好。』心下已定了某個主意。相處四載,心靈相通,他看透了她的心思:『這與你何關?還有,你千萬不要給我買表,我會自己搞好。別胡思亂想,快睡覺去。』她乖巧地應著:『好的,你也早點睡吧。』

卻心生另計。

她為他買了件同樣牌子的風雪大衣。他穿著那大衣,玉樹臨風。


往事又像小烏般飛投別枝了。


分手後第一個秋天的某夜,昏黃的桌燈下,她眼裡略濕,長的眼睫毛撲閃了幾下,眼神從老遠的地方落在手上的工作證。原來,那證在手裡已摩磋了好多回,溫熱了。他的體溫、氣息在這秋夜鬼魅似地回來了。溫柔是她心裡的一座古老豎琴,在某種景像、氣味、聲音、氛圍下都會獨自撥動起來,顫悠悠的,餘音不絕。那豎琴又牽動了,心便柔柔地疼起來。溫柔又在她閃動的眼裡流成波,因為心疼,不自主地把工作證握得更緊,掌心都發痛了。

她仰天望著秋星如晶的長夜,心裡想:『這是安排。』她當初對工作證丟失的懊惱,卻成了今天的慶幸:那張遺失的工作證是上天精心養育的一隻小鳥,看似不經意地飛進她的這個秋夜,給她帶來一份不期而遇的驚喜、失而復得的安慰、深知不會再有而有懷念的惆惘。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情緒都是美麗、幽淡和傷感的,如春末攀爬而生的細小淺紫的紫藢。



也在這夜,與朋友們大戰於麻將桌的他,被一陣秋風所吹,略感寒意,極不情願地起身去找衣服,他扭頭對戰友們說:『小子別出千。』

還未來得及換季,季節卻又變;舊情感往往在措手不及的時侯重臨。他隨意往衣服堆裡一抽,那是一件深籃色的風衣,摺得太久了,舒展開來都有深的痕。他一陣詑異,又一陣懊悔:『不是把所有她送東西都收起來了嗎﹖』猶記得初分手的時侯,他想遍了一切辦法忘記她,發現最有效的辦法是收起所有她的照片,把她所送的東西束之高閣,總之任何有她絲毫瓜葛的事與物、情感與記憶都要藏起來。他要過一種徹底沒有她的生活,他是堅強的。沒想到,竟滄海有遺珠。

『你道底挑好沒有,女人似的磨磳,再不出來就算你輸。』他的同伴在外面叫囂起來了。

他忽然深深地把手埋在大衣裡,輕輕地摩擦著。多像她那柔若無骨的身子!他真恨自己的軟弱,那麼苦心營役的堅強,竟在一件大衣前土崩瓦解。

『你是不是在裡面生根了?』雀友們又鼓躁了。

他整理了一下表情,一派嬉笑,『吵什麼呀,再吵毒啞你們。』

他披著大衣,衣角為風翻捲了起來。那幫豬朋狗友一個個作出屍橫遍野的樣子,『張大哥,請你別那麼大的殺傷力,扮什麼嘜哥?』

他是有殺傷力的,去年聖誕節前後,難得寒流襲港,他穿上大衣上班。走在熙攘的中環街上,總也引得俏女郎的凝眸。但猶令他顧盼自豪的不是那大衣,不是他的男性魅力,而是他手拉著的她。

這一局他又羸了,吃了十三腰。她從前也很旺他。

他借故退場,悄然走到浴室的電話分機。多久未打的電話號碼,卻只消按第一個字,其餘便流暢輕快地在指尖跳動,竟不需看電話本。

心竟不由自動地跳起來。


那邊卻是長鳴。



她對自己說:『我今晚是想他的,為什麼要不承認呢﹖』左右計算,上下惴惻,到底說服了自己打電話給他。電話卻響起來,心如鹿撞,乍驚乍喜,莫非真的心靈相通?

『喂?』遲疑而顫抖。

『喂,你都收拾好了嗎?』 --那是她的現任男朋友。

Bathroom.jpg

【原創小說】《不小心的觸動》

作者:May Ku

Tea.jpg

【原創小說】《不小心的觸動》

作者:May Ku

Home: Work

散文

【原創散文】 《駕船遠航》

作者:May Ku


爺爺走了,享年八十八,在疫情第二波上串下跳的時候。爺爺是我的孩子的爺爺, 按我們的習俗, 我稱他老爺。臨終前一、兩個月, 三個子女侍奉在側, 如果不是一場空前的大疫症阻撓, 媳孫必定相送,福壽雙全。

爺爺年輕時是海員,遊歷四方,足跡天下,估計是故事綿綿的人。他拍過一張老照片,風華正茂的他, 留著美須髯,仿佛水草豐盛, 一叢叢都是生命力的伸張,肆意地蔓延,覆蓋了他大半張臉, 卻無法遮掩他的年輕俊朗。他雙目深邃如炬,閃著欣賞和自信的光,  豐富的雙眼皮加倍地表達了對世界的愛戀。他摆出雙臂環抱的姿態不能更恰當了,不是嗎?那時他正值可以以臂膀征服世界的年紀。這張黑白照是我的婆婆(我隨老公也稱她媽咪)向我展示的, 她說:“爺爺年輕時真是太有型了。”言語中,流露了毫不掩飾的的自豪、欲蓋彌彰的傾慕和酣睡驟醒的甜蜜。人,必須在年少輕狂或志得意滿的多拍照,總有那麼一兩張鑄造成人生某階段的經典,打造個人專屬的人生劇照。

爺爺著陸後似乎在某家貿易公司度過了大半生,拉扯養大了三個孩子,日子捉襟見肘,也盡力供書教學,讓他們上大學。60多歲時,還和太太一同接手了親戚的一家美術用品公司----藝城,經營了幾年。


爺爺一生不是富有之人,卻是大豐之人, 此話怎說呢? 有些人擁有大把鈔票,卻只是財富數字,缺乏某種能力和志趣,足以把錢財兌換成等值的享受。而爺爺在拮据的縫隙中取樂,其實他的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從和爺爺以及家人的閒談中,我猜到他嚐試過不少美酒佳肴和新奇的玩意兒。他喜歡小酌, 甚至有些貪杯,是如假包換的吃貨。他愛吃海鮮,而婆婆的廚藝高超,天天把他喂得心滿意足。猶記得某次家宴,婆婆煮了清蒸蟹,用今天的網絡用語,我或許應該這麼說:“嘩!塞, 蟹是我的最好, 好吧?!”嘩!塞,蟹也是爺爺的最好, 好吧!我鬥膽對婆婆提了個建議:“其實, 蒸蟹的湯汁是精華, 最美味, 等會兒吃完蟹肉我把把汁也要吃了, 不浪費。”因為我暸解她對民間醫學的堅信----認為蟹汁濕熱,禁止我們吃。爺爺對我的動議立馬附議,我們互相打了眼色, 交換了笑意,最後, 一勻勻地清了那些蟹汁。大部分人的人生框架都不過如此,上學、工作、結婚、生兒育女、病痛……絮絮碎碎,沒完沒了,無論是驟眼還是細看,本色都不過是一個接一個的任務和職責。刻板格式化的人生如一匹青色麻布,如果不綴上獨具個人品味的“飾物擺件”,難免令人婉惜辜負天物,爺爺淺嚐深探人間意趣美食,不負自己的那匹布。


爺爺的手藝不錯, 修補安裝的活都難不到他。我們剛搬進大圍金獅花園時,我買了個洗碗機,爺爺親手設計並幫忙安裝在那個窄長的小小的廚房的墻上。他大概也為自己的手藝甚表欣賞,只見完工後,他從多方位以鑑定的目光反覆打量成品,我的廚房太小, 差點裝不下那溢流膨漲的欣羨, 現在想起來, 那喜感還會令我發笑。居澳後的日子,爺爺幫我處理了很多香港的事宜和信件,筆墨難書感激。


而我最欣賞爺爺性情平和冷靜,這是天生的良好秉性也是後天的個人修養。我只見他發過一次脾氣,而他對人生的變數逆境卻始終從容, 其淡定是我在原生家庭中一直缺席的一門功課。


在爺爺70多歲時, 子女都出身了,兩老算過上了幾天安穩的日子。可不幸也尾隨而來,婆婆被診斷患上頑疾。爺爺陪著婆婆走過了7年多抗癌的艱辛日子。送走了婆婆的次年,他自己也被診斷患病, 大部分日子, 他很低調地獨力抗病。在2018年4月的旅程中,我抽空半天回香港辦事, 約爺爺在旺角一家茶餐廳見面1個多小時, 他看來蒼老了, 皮膚有些黑和乾,那會兒他才告訴我病況,他反倒安慰起我來了, 他還是如常淡定地微笑著說:“我都80多歲了, 病也沒關係”。


2020年是全球世紀式大災之年,回想起來, 我十分慶幸在2019年初就辭了職,從而有了閒暇,並在航空和隔離令未實施前實現了一些久遠的夙願,我一共出行兩次。 7月時, 我們全家推著輪椅帶著爺爺遊韓國。 11月,我再次出遊, 在奔走多地之間,我也擠出時間陪了爺爺幾天。最後,我要去廣州會合朋友繼續印尼之行, 臨走的早上, 沒想到一直淡定的爺爺竟然會說:“你真的要走嗎?不走不可以嗎?”雖然, 他笑著說, 那一刻, 我的心下了場驟雨。但, 淚不能流出來。我也只能也笑著說: “我有空就回來看你, 可能很快。”我走出爺爺家門,踏在禮民樓17樓幽深的長廊上,仿佛進入了一出戲,將演到尾聲了,而我將長久地從這一幕中落畫了。


新冠之年,爺爺反反覆覆入院出院,到了5月底,病情進一步告急, 我先生在禁足令中回港探父親。我通過WhatsApp向爺爺問候, 病榻上, 他向我揮手, 並說: “我可能見不到你了。”這次,我內心的驟雨衝破了眼睛的堤岸, 我言不達意, 只說: “等疫症過了, 我會回去看你的。”到了7月8日, 他已不能言語了, 但透過手機畫面, 他還向我揮手, 最後的揮手。


最後的日子,爺爺變了風格, 天馬行空,浪漫浮想無極限,他說: 他所住的地方是一艘船(其實是醫院), 他擁有股份,而他要離開這艘船了。爺爺昏睡了, 他是不是回到年輕時的模樣, 駕著船,翱遊四方啦?這位麥海員,海上風光可好?

  

  2020年7月22日悉尼 (爺爺離世12天)


Yeye2.jpg

【原創散文】《駕船遠航》

作者:May Ku

Yeye3_edited.jpg

【原創散文】《駕船遠航》

作者:May Ku

Home: Work

散文

【原創散文】 《私語指天椒》

作者:May Ku

在果碩豐盈的時候,爲你們留下一張艷照。

        你們能從去年存活到今年,很不容易;你們還繼續開花结果,可謂奇迹。

        因爲你們的主人我,只在做飯那天,才想起替你們澆點洗菜淘米的水。我常在你們身邊走来走去,却很少蹲下來爲你們除草鬆土,更别提施肥了。

        時光流淌,我驚訝你們天生天養、竟枝繁葉茂,白花密结,花萎椒成,由青澀漸成熟為鮮红。對於你們美麗,我無多經營;至於你們的果實,我也無甚建樹。但欣賞起你們欲滴欲破的色彩和體態,我卻肆意得忘形,頗有點厚顏。

       我準備要把你們收割,做成辣椒豉油。嗜辣成狂的我,會常常與你們唇齒相依。齒頰磨咬間,你們的個性會隨著鮮辣的汁液滲入我的血,融為一體。要像你們哦,資源匱乏也怡然自長、吸不來眼球也不放棄美麗、生在角落也獨傲朝天,最後,即使被人吃在口中,也個性不滅,狂野奔放,辣 “吃你者”一個終生烙印。

      (可惜,我其實並不像你們,我還寧願接著做溫室的花,還需要大量的資源……)


Chillies.jpg

【原創散文】《私語指天椒》

作者:May Ku

Chillies2.jpg

【原創散文】《私語指天椒》

作者:May Ku

Home: Work

散文

【原創散文】 《春遺香》

作者:May Ku

春節在童年的記憶中是張揚而熱鬧的,像課本中劃過熒光筆的重點句子。

這記憶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兒,有炸油角、蛋散的香脆味兒;也有洗刷後晾在陽光下的衣物的味兒,那是混和了洗衣粉和初春陽光的味,既清新又明媚。

這記憶還有聲,那自然是少不了喧嘩巴辣的爆竹聲和迷醉的觥籌交錯聲。

這記憶是著色的,紅封包的紅、吊鐘花的銀、揮春上的金和新衣服上的五彩繽紛。

這些年過去,我仍然能嗅出那些春節的遺香、聽到那些春節的餘韻。我意識到這麼美好的記憶是父母和長輩為我們營造的,他們張羅的春節事宜,沉澱在我的記憶中,每年都會在春歸時飛揚起來,愉快我的心。謝謝您們!

已身為人妻、人母的我,又為下一代營造了怎樣的春節記憶呢?也會愉快和美好嗎? 希望有一天,我的女兒會驕傲地對人說: “我記得小時候家裏過年是如此……過年時我媽媽蒸的年糕是那麼…..”正真的如數家珍,表面是分享,實則炫耀。細想真是慚愧,我把人女、人妻和人母這三個角色都扮演得吃力而不精彩,還一味眷戀著只為人女的好處,不會手制任何衣物給父母、丈夫和女兒過年,也做不出有特色的賀年菜餚。尚好,這不算無心,只是欠力。

有個朋友說:她並不在乎過年的氣氛是否濃烈。我並不以為然。因為只有成年人有心享受充滿氣氛的春節,才會出力去張羅賀年的縟節。若很多人都有心出力,氣氛就會形成,由淡變濃;若每年人們都如此做,就會造就文化和傳統。這就是留給我們的下一代內心的沉澱,有一天也會飛揚起來的。

因為工作關係,未能隨丈夫和女兒回香港渡歲。一個人在異國澳洲,我還以虔誠的心與行動迎接狗年的來臨。在Eastwood奔走了好幾個小時,看到滿街的人如我般奔走採購,燒臘店外的顧客排了長長的 ”人龍”,中間還摻了老外--這就是氣氛。揮春和鯉魚年糕所剩無幾了,我好不容易才買到 ”福” 字。鮮花怎能少? 就買八支太陽花吧,五紅二黃一金,吉利的數目和顏色。家中要好好打掃一下,“福” 字倒著貼在門外;再把全盒填滿,放了巧克力、瓜子、糖金橘和糖姜片,簡單但要充實。。在除夕夜裏和大年初一,我為這一切拍了照,我準備給女兒看。

對於一個在海外成長的孩子,我不願女兒長大後以外國人對中國國粹過度狂熱或好奇的眼光來看春節;更不希望她對春節表現出事不關己的冷漠;若她只懂像背書般枯躁地羅列春節細節也還不夠理想。但願她記憶中的春節流動情感,有遺香、有餘韻。


【原創散文】《春遺香》

作者:May Ku

IMG_4346_edited.jpg

【原創散文】《春遺香》

作者:May Ku

IMG_4705.JPG
Home: Work

​評論

【原創評論】 《芳華永遠 佳人更迭》

作者:May Ku

盛名外下,旅程中在廣州硬擠出時間加插了看電影《芳華》這個環節,還一波二折,二次購票才看成。期待值頗高。

這是一部唏噓甚至憑吊青春的影片,在我的印象中,能以電影這種媒體把青春提練至哲學般深邃或宗教式神聖,日本電影似乎挺在行,至少,《情書》那白紗窗簾隨夏風舞起的一幕,讓我深深淋浴在導演要傳遞的“青春”中,同憶逝水年華。無疑,對歲月流逝的唏噓無不發自任何一個人的內心。然而,此唏噓和彼唏噓是否琴瑟共鳴,或闗乎制作人與觀眾是否有相類似的時代背景、人生旅途和心路歷程。《芳華》的時代背景和本人有一段距離,我對片中各角色的經歷、道德準則和行事模式只能理解但未能完全融入。劇中的時代背景是文革時期、文革結束至中國進入市場經濟,故事發生在某文工團中各成員,當然,男女主線是忠直、熱心、堅守原則的劉峰和身世坎坷的何小萍。情節就不細述了,看過電影的觀眾自然知道,未看過的觀眾也不應剝奪他們對劇目應有的神秘感。

我不認識馮小剛,所以,這篇評論不帶個人感情色彩,隨心而寫。

先說說造型和選角。劇中的女男角無疑都漂亮帥氣,特別是女主角。但是她們的美麗和氣質並不是那個年代的,相反,她們的媚目顧盼、過於纖幼的四肢以及豐滿的胸部無不標籤了她們更像今天的網紅。電影中的那個年代壓抑了對婀娜美態的追求,崇尚的是英姿豪爽。如今,我們經常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些揭露大叔大嬸不顧儀態的短視頻,其實他們只是不經意地地流露了那個年代鼓吹的質樸,是近乎粗糙和鄙陋的質樸。

電影以劉小萍剛調入文工團,目睹團中演員在排練“草原女民兵”一幕開始,然而,這次排練更具舞台效果。女演員清一色穿上緊身無袖短T、超短包臀熱褲、長過小腿的日式象鼻腿套,在導師叫喝“注意表情”之下,眾演員踢跳起一根根的大白長腿和舞動起一枝枝精緻的手臂。導師又叫 “長起來”,音樂奏至 “心中昇起不落的紅太陽”時到了舞蹈的一個高潮,鏡頭落在領舞A主角(穗子)的背部,只見看她劇烈地抖動著雙肩和背部肌肉,仰卧式壓地以示對紅太陽的崇拜;接著,鏡頭又轉向她的正面和側面上半身,重點落在因仰卧彎腰而更顯玲瓏浮突的身段。這時,我一度以為我心中泛起的感覺有誤,舞蹈表達的似乎是艷情多於敬情。我特意翻看了那個年代原汁原味的 “草原女民兵”的視頻,更加確定我這種感覺的準確性。

馮導是走過那個年代的人,也在文工團呆過,他應該比我們更清楚那個物資圚乏、情感抑壓的年代會不會有這種混合了日式和突出線條的打扮、以及強調身體的表演模式。當然,這是一部藝術電影,它應有別於紀實作品的創作空間。如果這不是對票房的某種妥協,我會一廂情願地給予馮導一個理由:這正是他為了緬懷他們那一代因變亂失落了青春而呈上的祭祀品,誰的青春不配有華衣美服?誰的花樣年華不該巧笑倩兮?既然已失落了,只能透過夢工場再現。舞蹈老師還有一句對白令我如雷貫耳: “再柔美一些!”這是隔著歲月和銀幕對那個只有軍裝和粗糙的時代的對抗。

服飾之外,劇中眾角色的氣質都有一個共同點:過於都市式的精緻、複雜過少年人(我假定劇中的人物正值十幾二十歲)的老練。而我所理解的青春在這等精緻和老練中被擠得有點找不到蹤影。



接著,談一下電影中對色的暗示。我記得我寫的另一篇影評《堆砌有效益?—電影“Mother’s Day“觀後感》,有這麼一段: “一些場景生硬地發出“色”的信號,卻收不到“色情”的效果。其中一幕相當突兀,鏡頭一轉,只見Jess脫去上衣,只穿著nude bra,身材固然豐滿火辣,但在情節上完全沒有必要,理由似乎只是她弄濕了上衣要更衣。這種純粹為展示女性胴體的展示,要不就再下點功力,走純美艷情路線來拍攝,要不就不如砍掉,這種不湯不水的表現只會讓觀眾覺得莫名其妙而瞠目結舌。”

《芳華》也中幾個文工團女演員們更衣的場景,不至於很突兀但也不見得很必要。看得出,這幾幕的服飾也是精心安排過的,女演員們穿上純白至發亮、設計簡單的內衣和內褲。這種色澤和設計企圖淨化 “色”元素在畫面的污穢感,甚至有意把她們的“色”提昇至純潔高尚的境界。可見制作人對色的難以割捨、然而又要坐懷不亂的糾結。這大概就是人性在道德或政治約束下的產物,人性蠢蠢欲動、審查隨時駕到,具中國特色。類似的情節還包括澡堂淋浴、泳池嬉水、加了洗碗海綿作胸墊的泳衣、淑雯表面自嘲實則自讚自己的驕人身段等。我估計,海綿在那個年代屬奢侈品,百姓家多是用舊布洗碗的。那時公開談論身段會列為淫蕩或作風問題,但反觀劇中淑雯和眾女生對這個話題的討論之熱烈,流露出之傾慕(對豐滿),其表情之江湖和用語之辛辣,很難令人相信她們是那個年代的未婚良家女子。


能深度感動我的電影多在人物性格刻劃上絲絲入扣。挑個《芳華》中的角色來談談有必要,先點1號男角,劉峰。我不太確定制作人對劉峰這個角色的創作動機是要令觀眾生敬意還是萌憐憫。陪我一起看電影的朋友觀後的評語是: “劉峰的性格太一根筋了。”可見,無論是銀幕上或現實中,企圖做全方位好人的人反而得不好評和或應得的敬意。

劉峰被塑造成 “活雷鋒”,主動包攬各種難、臭和累的活,並把好機會讓給人,心靈手巧,善良忠直。他是那個必須向集體或他人奉獻的思想教育下的成功出品,但為什麼同一個時代環境下同團的某些人顯得更自私甚至卑劣呢?可見劉峰天生的性格中還具備這種需求:必須透過做好人而得到他人的認可。

劉峰大部分的行徑都跟從黨和國家提倡的規範,神聖化。惟獨對林丁丁,他跟著心意走了,這是他在電影中顯現的人性化。他因為太喜歡丁丁,就把去外地進修和晉升的機會拱手讓給另一名情敵,他為此還在向丁丁表白時一同懺悔過。他只是做了一般男人向心愛女人告白時的舉動,緊緊抱了她一下,可惜被撞破了。他在團裡多年經營的優良名聲就此一筆勾消,被迫下放滇川邊界。

在越戰一役,劉峰和他的部隊傷亡慘重,他失去了一隻手,仍堅持留守在戰友的屍體旁。這時,影片響起了一段貼切地剖析他的心理的旁白,大意是:劉峰情願死在戰場上,這樣他才能完成做真正英雄的心願,才可能成為他心儀的女人林丁丁口中歌唱的榜樣。他耿直的性格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更處處踫墻。

不太確定劉峰這個角色是否有人物原型,但這個形象的塑造仍殘留中國大陸文藝創作中一貫的假大空的痕跡。一句題外話,我們的世界似乎並不需要太多的聖人,亦正亦邪的人才顯出趣意。


愛情是不少藝術作品必備的主菜或佐料。 如果我沒看錯,《芳華》的制作人有意頌讚小萍對劉峰十多年來的一往情深。但這是愛情嗎?還有淑雯和陳爛之間算愛情嗎? 很難定斷,看愛情的定義如何。在一個枯燥的集體中,生活和工作了一群血氣方剛或春心萌發的少男少女,他們缺乏家庭溫暖,甚至背負父母因政治問題而蒙受的孤立,渴望被愛自然不過。在這個幾乎封閉的文工團中,感情發與收都只限於日夜與共的幾個人中。張愛玲說過:大部分女人的愛情,其實就是被愛。這句話可以是為林丁丁這種 “有了愛情還要愛情”的女神量身訂做的,套在何小萍這種身世堪憐的伶仃女身上也不失為過。從小到大都被周遭的人、甚至家人欺負的小萍,平生遇上了可能是第一個大好人劉峰,一路帶她到文工團;細心地幫她掩飾出身問題;當搭檔男演員嫌棄她的體味時,本已負傷不再跳舞的劉峰主動陪她練舞……在人際關係中這碗飯中,連基本尊重都欠供給的小萍可謂三餐不繼,那麼愛情會不會是山珍海味? 小萍在劉峰身上獲得前所未有的扶持感,扶持可視作愛,無論是不是愛情的愛;彼之扶持足以報以此之委身。所以,埋下了這麼一條伏線,兩人十幾年後重逢,小萍道出當年獨自一人送別被貶的劉峰時未問出的一句話:“你可以抱抱我嗎?”大好人劉峰義不容辭,當即把孤臂圍著小萍。這一幕令我想起張愛玲的經典之作《傾城之戀》,寫到香港淪陷後流苏和柳原的 “徹底的諒解”,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雖然,劉峰不是自私的男子、何小萍不是一個自私的女子。在這文革結束、中國走向自由經濟的時代,集體主義似乎漸難容身,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一對平凡的夫妻。是的,劉峰和何小萍配做一對互持的、相濡以沫的夫妻、但從未是激情四射的戀人。


我想把電影中有意表現壯烈於我卻落得血腥、企圖煽情但卻只收到矯情的場景說一下。一是越戰時前線戰場和後方醫院的場面,《芳華》採用了類似好來塢動作片的拍攝手法,爆破、烈焰、崩塌等,動輒血肉橫飛、黃沙掩天,加以強烈的配音。可能有些觀眾很欣賞這種特技,但這恰恰正是我最不喜歡的電影(美國式)演繹方式之一,粗技大葉。真相是,我幾乎全部以掩面閉目對待這些場景。肢離破碎、血染白袍並不能喚起我更多的敬意,反而心生嗔懼。此外,文工團解散前一晚的送別會可能摧很多人落淚,但不是我。場面只見政委帶頭高唱驪歌、眾人舉杯痛飲和唱、哭倒一團。這是中國舞台和影視慣常使用的直接濫情的制作模式。我喜歡不言愛字的愛情(以眼神)、無血的驚悚(以氣氛)、無淚的哀痛(以張力)。

但有一幕我落淚了。那是越戰結束後,文工團去慰問受傷士兵,觀眾席中有成為了戰鬥英雄卻精神失常了的何小萍。當她看到《沂蒙頌》的表演了,似乎喚起了她對舞蹈的回憶,她悄悄離場,獨自在月下的草場跳起了這支舞。這台上場下的同舞異跳,讓一名心理病患者尋回了自己。另一個台上台下,《芳華》之所以能哭倒某一大片觀眾,恐怕是這大片觀眾從銀幕上找回了失落的自己。

即使不墮入劇中彼時之 “芳華”,也無損在廣州看這部電影的獨特芬芳華彩。見了一些舊友,拍合照時,幫助拍攝的美女無心說了句話: “拍不到旁邊的大叔。”引發眾人狂笑標淚、掀起了整晚高潮。誰的芳華不流逝? 世上總有芳華溢彩,總曾佳人輩出。

Fanghua2.jpg

【原創影評】《芳華永遠 佳人更迭》

作者:May Ku

Fanghua.jpg

【原創影評】《芳華永遠 佳人更迭》

作者:May Ku

Home: Work
Notebook and Pen

"Not until we are lost do we begin to understand ourselves"

Henry David Thoreau

Home: Quote

​讓我的文字為你的生命留影?

Thank you for reviewing my Literary Arts Portfolio. Please get in touch to find out more.

WebChat: maymak2003
WhatsApp: May Ku
WeiBo: 梅語天MayBeHappy

Woman Writing
Home: Contact
Home: Blog Feed
bottom of page